當前位置: 安徽新聞網 > 圖片新聞
【牢記囑托闖新路】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來源: 2019-04-28 08:59:56 責編: 劉東偉

位于淮北市相山區世紀廣場的愛園,是建在市民家門口的一個雕塑文化與自然景觀結合的主題公園,園內綠道貫通,四季花開樹綠,是市民健身、休閑的好去處。 本報通訊員 周方玲 攝

4月27日,蚌埠市五河縣農技專家在澮南鎮楊集村給貧困戶傳授推廣“印刷播種”育秧技術。近年來,五河縣把科技扶貧與扶智相結合,對貧困戶開展訂單式培訓,推廣農業科技先進實用技術、新品種、新模式,幫助農戶提高生產技能。 本報記者 李博 特約攝影 李向前 攝

肥東縣八斗鎮境內改造升級后的鄉村道路。 本報通訊員 許慶勇 高德升 攝

市民在位于合肥市濱湖旅游觀光大道南側、烔煬河入巢湖河口處的月亮灣濕地公園綠道休閑觀光。 本報通訊員 曹永龍 攝

在亳州市譙城區十八里鎮西苑采摘園,市民在采摘草莓。當地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以草莓種植為特色的設施農業,促進了種植戶增收,帶動了鄉村旅游業。 特約攝影 張延林 本報通訊員 戴明 攝

就業更充分、吃得更放心、行得更通暢、居住環境更優美、公共服務更完善……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三年來,安徽全面落實“扎實增進人民群眾獲得感”的重要指示,堅持把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群眾反映最強烈最突出最緊迫的問題著手,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筑牢民生底線,全面提高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共享發展,安徽不斷書寫溫暖人心的民生答卷。

脫貧攻堅 扎實推進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時強調,“脫貧攻堅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必須橫下一條心來抓。要強化目標責任,堅持精準扶貧,認真落實每一個項目、每一項措施,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工作,以行動兌現對人民的承諾?!?/p>

三年來,我省進一步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把大別山等革命老區作為脫貧攻堅的首位重點,持續推進“重精準、補短板、促攻堅”專項行動,扎實推進中央巡視反饋問題整改,全面提升幫扶實效和脫貧質量。繼2016年首戰首勝、2017年再戰再捷后,2018年,我省脫貧攻堅取得明顯成效。三年來,我省累計實現266.4萬貧困人口脫貧、2936個貧困村出列、22個貧困縣摘帽,貧困發生率降至0.93%。

2018年,我省聚焦精準,盡銳出戰,圓滿完成年度脫貧目標。實施“四帶一自”產業扶貧、“三有一網”點位扶貧、“三業一崗”就業扶貧等模式,到村、到戶產業扶貧項目覆蓋率分別達100%和98.71%,建設就業扶貧驛站607個、扶貧車間1303個,開發公益崗位12.43萬個,吸納10.22萬貧困人口就業。完成1.99萬貧困人口易地扶貧搬遷。全面落實“351”“180”健康脫貧政策,貧困人口綜合醫保實際補償比90.48%。以補齊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短板為重點,加大對大別山等革命老區、皖北地區、行蓄洪區等深度貧困重點區域支持力度。編制實施淮河行蓄洪區安全建設規劃,完成115個莊臺綜合整治。

全面小康,一個也不能少。我省明確,要打贏脫貧攻堅“年度戰”,牢牢堅持“兩不愁三保障”這個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聚焦短板弱項,實施精準攻堅,把扶貧工作重心向深度貧困地區聚焦,在普遍實現“兩不愁”的基礎上,重點攻克“三保障”面臨的最后堡壘,把各項措施精準落實到村、到戶、到人,推進產業、健康、教育等扶貧舉措精準落地見效,探索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統籌抓好貧困村和非貧困村的貧困人口幫扶,確保今年完成40萬貧困人口脫貧、64個貧困村出列、9個貧困縣摘帽的目標任務。

發力“七有” 普惠百姓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安徽時強調,“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社會問題矛盾增多的情況下,尤其要履行好?;?、保底線、保民生的兜底責任。要從群眾反映最強烈最突出最緊迫的問題著手,增強民生工作針對性、實效性、可持續性?!?/p>

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七有”是美好生活的具體目標,是人民群眾的關切所在。三年來,我省堅持普惠性、?;?、均等化、可持續方向,聚焦“七有”持續發力,不斷完善教育、就業、醫療、養老、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全省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不斷提升。

2018年,我省持續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巨k學條件,提前完成五年任務。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402所。首批364所智慧示范學校和實驗學校加快推進,金寨縣智慧學校建設試點取得成效。深入推進就業援助、援企穩崗、再就業幫扶等專項行動,城鎮新增就業70.5萬人,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健康安徽建設取得新進展,縣域醫共體實現全覆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全面推行。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提高50%,城鄉統籌社會救助體系、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加快構建。

我省要求,要像落實發展任務一樣落實民生工作,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椕芸椑蚊裆氨U暇W”,從最困難的群體入手,從最突出的問題著眼,從最具體的工作抓起,通堵點、疏痛點、消盲點,全面解決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教育、就業、醫療、住房、社會保障等問題。

今年,我省在“七有”領域的發展目標包括:辦好公平優質教育,推動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500所以上,普惠性幼兒園、公辦幼兒園覆蓋率分別達75%和45%,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推進健康安徽建設,完善縣域醫共體模式,探索建立緊密型城市醫聯體,推進分級診療、雙向轉診。做好社會保障工作,加快養老護理體系建設,城市養老服務“三級中心”覆蓋率達60%;健全城鄉低保制度,提升特困人員供養機構護理能力;新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21.45萬套,基本建成10.19萬套等。

民生工程 提質增效

民生工程是我省民生工作和社會建設的重要品牌和主要抓手。每年以民生工程的形式,集中力量辦一批群眾反映最強烈、最突出、最緊迫的民生問題,是我省堅持了10多年的傳統,獲得了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和百姓的歡迎擁護。

總書記視察安徽三年來,我省深入實施33項民生工程,新增財力80%以上用于保障改善民生。一年接一年,一件接一件,民生工程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循序漸進,滾動發展,一項項民生熱點、難點問題得到解決。

2018年,全省33項民生工程投入首次超過千億元,達到1067.3億元,同比增長13.5%,補助類項目陽光操作、及時發放,工程類項目有序推動、有力落實,33項民生工程目標任務全面完成。11個工程類項目完成建設任務?!八暮棉r村路”建設,完成農村道路暢通工程1.7萬公里、縣鄉公路大中修2232公里。農村危房改造,竣工16.75萬戶。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建成供水工程1217處,解決了94.42萬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美麗鄉村建設工程、農村環境“三大革命”完成年度建設目標。22個補助類項目及時補助或發放。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合參保6339萬人,累計支付資金398.4億元,大病保險補償30.6億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當年繳費2194.7萬人,累計發放養老金135.06億元等。

“花錢要有效,無效必問責”。我省將“民生績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民生工程實施到哪里,績效管理體系就推進到哪里。省統計調查隊對2018年民生工程社情民意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群眾滿意度達到90.9%,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今年,省財政等有關部門精準對接群眾需求,通過梳理重大民生政策、開展公開征集活動、吸收社會各界意見,優化調整33項民生工程具體項目,其中新增智慧學校建設、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養老智慧化建設、就業創業促進工程等6個項目。

我省提出,做細做實民生工程,對照目標責任書,加強過程管控、序時調度和建后管養,強化調查研究,總結民生工程經驗做法并加以推廣運用,促進各地各部門提升精細管理水平,確保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記者 吳量亮)


    相關新聞
?依紀依法加大“辦案”“打傘”“斷財”“治亂”力度 堅決打贏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這場“攻堅仗”

欧美日韩一区不卡,欧美日韩亚洲另类,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