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日報丨加強財政政策研究 賦能安徽高質量發展
2025-03-18 07:22:00 -
安徽日報丨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5-03-18 07:22:00 -
安徽日報丨協同推進城鄉降碳減污擴綠增長
2025-03-18 07:22:00 -
安徽日報丨促進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
2025-03-18 07:22:00 -
安徽日報丨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安徽篇
2025-03-11 07:31:14 -
安徽日報丨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
2025-03-11 07:31:14 -
安徽日報|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持續推進營商環境建設,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的全球營商環境排名中,位次逐步提升。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涉及宏觀調控、市場監管、公共服務等多領域、多層次的制度安排,必須整體謀劃、系統治理,既要著力解決短板弱項,又要注重建立長效機制,確保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2025-03-04 07:44:32 -
安徽日報|以首發經濟促消費提質增效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作出“積極推進首發經濟”的總體部署,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并把“積極發展首發經濟”作為2025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之一。首發經濟是指企業首次發布新產品,推出新業態、新模式、新服務和新技術等。首發經濟通過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形成更高水平的動態平衡,不僅是促進消費端提質升級的重要方式,更是促進生產端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
2025-03-04 07:43:42 -
安徽日報|基層減負要防止"自我加壓"
“這是我們建的臺賬,請查閱”“這是我們的記錄本,請檢查”……基層面對上級考核時,主動“加壓”“增負”是一種慣性動作。一邊是上級部門積極為基層減負,一邊卻是基層單位在工作要求范圍外的“自我加壓”,背后的根源值得思考。
2025-03-04 07:41:43 -
安徽日報|破"卷",破局!
“‘內卷式’競爭下,沒有贏家”“中國企業出海應避免‘內卷式’競爭”……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多位代表委員就“內卷式”競爭發聲,引發熱議。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等部門也圍繞這一問題密集表態、動作頻頻,整治“內卷式”競爭正發力提速,破“卷”之戰將全面鋪開。
2025-03-04 07:40:57 -
安徽日報|綜合施策激發民營經濟發展活力
民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2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指出,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當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這為做好民營經濟工作指明了方向。當前,民營經濟既面臨“大有可為”的時代機遇,也存在景氣度差、效益下滑、投資動力不足等問題,亟需綜合施策,激發發展活力,穩定預期。
2025-02-25 08:23:07 -
安徽日報|加快推進安徽都市農業發展
都市農業是指在城市周邊及市區范圍內,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以生態綠色農業為主要形式,為城市居民提供新鮮、安全、健康的農產品,同時具有休閑、觀光、旅游等功能的現代農業。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市居民對高品質、綠色、健康的農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發展都市農業,不僅可以滿足居民對鮮活綠色農產品的需求,還可以提供旅游度假、休閑康養、勞動教育等多種功能,滿足城市居民多樣化需求。安徽農業資源豐富,地形地貌復雜多樣,平原、丘陵、山地各占一定比例,這為都市農業的多樣化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我省近海擁江,是長三角的重要節點省份,高速公路、鐵路、水路等交通網絡發達,為農產品的快速運輸和都市農業的市場拓展提供有力支撐。因此,我們需要結合其地理位置、資源稟賦和區域經濟特點,通過政策引導、技術創新、產業融合等舉措,加快推進都市農業發展。
2025-02-25 08:22:09 -
安徽日報|著力培育創新文化
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強調:“堅持培育創新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新基因,營造鼓勵探索、寬容失敗的良好環境,使崇尚科學、追求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眲撔挛幕侵概c創新活動相關的文化形態,是社會共有的關于創新的價值觀念和制度設計。經過多年來的創新發展實踐,創新已經成為安徽的一張閃亮“名片”。我們要大力培育創新文化,為推動科技創新、建設科技強省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圍和社會環境。
2025-02-25 08:21:01 -
安徽日報|讓水利遺產綻放新光彩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要“切實提高遺產保護能力和水平,守護好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和自然珍寶”。水利遺產是中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水利遺產保護傳承利用工作,對于促進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安徽襟江帶淮,水系密集,治水歷史悠久,水利遺存星斗。我們要切實做好安徽水利遺產的保護傳承工作,使其煥發新活力、綻放新光彩。
2025-02-25 08:20:16 -
安徽日報丨構建“三大體系” 建設江淮糧倉
2025-02-18 07:29:46 -
安徽日報丨扎實推進安慶文旅融合發展
2025-02-18 07:29:45 -
安徽日報丨以耐心資本引領“四鏈”融合發展
2025-02-18 07:29:45 -
安徽日報丨提升基層干部輿情應對能力
2025-02-18 07:29:45 -
安徽日報:加快形成省域區域協調聯動發展格局
2025-02-11 07:29:38 -
安徽日報:深入推進淮河文化研究
2025-02-11 07:29:38 -
安徽日報:推動新安醫學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2025-02-11 07:29:37 -
安徽日報:讓文明鄉風蔚然成風
2025-02-11 07:29:37 -
安徽日報:全面加強產業工人思想政治引領
2025-02-11 07:29:37 -
安徽日報:將勞模精神融入“大思政課”體系
2025-02-11 07:2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