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安徽新聞網 > 要聞
【尋夢和美鄉村·我的青春在馬郢】奔跑的馬郢 創新的熱土
來源: 安徽新聞網-安徽日報 2024-07-22 08:38:41 責編: 劉東偉

如今的馬郢村村貌。(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城鄉融合發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

春華秋實,長豐縣馬郢村作為中國數十萬鄉村中的一員,只用九年時間便實現質的蝶變,為鄉村振興提供了一個生動的樣本。

馬郢的“生動”,在于鮮明的“反差”。馬郢坐落在江淮分水嶺,自然資源貧乏,無山、無水、無景點,無產業,2014年被列為省級重點貧困村。但近幾年,馬郢“無中生有”發展鄉村文旅,獲得“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中國青年志愿者優秀組織”“全國農耕文化實踐基地”等多項國家級榮譽。2023年,馬郢入選全省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建設名單。從“貧困村”到“示范村”,馬郢只“跑”了9年時間。

復盤馬郢蝶變的生動歷程,我們清晰地看到,馬郢探索出了一個值得借鑒的“方法論”:抓住改革創新的“牛鼻子”,圍繞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等鄉村振興的關鍵環節,以改革創新的思路打通痛點和堵點,全力破解制約鄉村振興的難題,馳入發展快車道。

在馬郢,改革創新始于“馬郢計劃”。2015年,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支持下,駐村第一書記鐘宇帶領村“兩委”,聯合13家愛心機構發起“馬郢計劃”。該計劃旨在城市和鄉村之間架起一座“橋梁”,開辟“助學、助農、助村”的“綠色通道”,讓村民和志愿者加速雙向奔赴。在某種意義上,“馬郢計劃”的實施,點燃了馬郢振興的引擎。

人才和產業是鄉村振興的兩大支柱。被點燃引擎的馬郢,通過加速改革創新,多管齊下搭建平臺,努力在“引歸雁、育頭雁、用鴻雁、留住雁”等鄉村人才匯聚上下功夫。為此,馬郢的關鍵一招,就是敞開懷抱招引鄉村創客、返鄉村民、專業機構來村創業,將各類人才變成鄉村創客,破解鄉村振興人才難題。

有了人才的初步聚集,如何讓人才安心創業興村,是馬郢的另一道必答題。為了給創客們打造更好的創業舞臺,馬郢繼續以改革創新的思維成立合作社,依托合作社靈活設置股權結構,成立電商公司、文化公司等,開展招商,豐富業態,興起鄉村產業。為切實服務人才創業興村,馬郢村千方百計優環境,努力讓專業的人舒心干專業的事。如今,馬郢全村成了創客的樂園和精神家園。

改革,加速馬郢推進系統集成創新。近幾年,為全面推動馬郢振興,馬郢所在的楊廟鎮黨委成立專門機構——馬郢鄉村振興辦公室,負責統籌指導馬郢鄉村振興工作。在工作機制上,創新建立鎮村社工作聯動機制,充分整合政府、村集體和市場資源,從而加速創新建立和完善合作社運營機制、志愿服務機制、“萬企興萬村”合作機制、文化活動舉辦和鄉村治理機制。隨著改革創新不斷發力,馬郢一路“過五關”,破難題。

馬郢的初步實踐再次表明,在鄉村振興中,基層黨組織要成為城鄉融合的“架橋者”,和鄉村、新舊村民融為一體,千方百計破解鄉村振興發展難題。

當然,隨著鄉村振興深入系統推進,馬郢如何在產業、人才、文化、生態和組織等方面實現更高質量的振興,依然面臨著諸多挑戰。如何應對挑戰、破解難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已給出了科學的“方法論”:必須統籌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在具體舉措上,健全推進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換言之,下一步,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須進一步深化改革,運用創新思維,“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和擔當,切實推動各項改革舉措相互促進、協同配合、相得益彰,從而破難題、促振興。

走過千山萬水,仍需跋山涉水。如今,站在新的起點,鄉村的活力正在迸發,鄉村的創業舞臺將上演更多的精彩。

(執筆:許根宏)


    相關新聞
7月22日15時44分迎來大暑 三伏天警惕"情緒中暑"

欧美日韩一区不卡,欧美日韩亚洲另类,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