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安徽》海外專版是安徽海外宣傳品牌陣地,由省政府新聞辦和安徽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安徽日報報業集團海外傳播中心承辦。該專版旨在促進安徽與海外的交流合作,擴大安徽在海內外的影響力,提升安徽良好國際形象,講好中國故事安徽篇、傳播好中國聲音安徽版。
美國《僑報》、法國《歐洲時報》、俄羅斯《龍報》、希臘《中希時報》、澳大利亞《華廈商報》和印尼《國際日報》是美、歐、俄、澳等地區和國家發行量大、覆蓋面廣、影響力強的華人主流傳媒。 自2005年以來,《魅力安徽》海外專版分別在上述海外華文媒體出版,每周一期,已刊發近3000期。經過多年發展,目前該專版已成為向海外華人展示安徽經濟、文化和改革發展新貌的重要窗口。
安徽日報報業集團海外傳播中心由安徽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安徽商報社承辦,擁有專業化國際傳播團隊和多元化海外傳播渠道,專注于海外宣傳、媒體推廣、創意策劃等,以全媒體傳播體系全方位展示安徽形象、服務安徽發展。
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指數增長
2018年以來年均增幅達9.26%
近日,記者從安徽省科技廳獲悉,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聯合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江蘇省科技情報研究所和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共同發布《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指數2024》(以下簡稱“指數報告”)。
根據這一指數報告,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指數從2011年的100分增長至2023年的267.57分。2018年以來,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指數年均增幅達9.26%,長三角協同創新引領示范作用不斷加強,科技創新共同體建設邁向新階段。
指數報告構建了包括資源共享、創新合作、成果共用、產業聯動和環境支撐5項一級指標、20項二級指標在內的指標體系,研究以2011年為基期,測算評估了2011年至2023年長三角區域協同創新發展進程。5項一級指標中,成果共用指標增幅最大,從2018年的159.24分提高到2023年的409.89分,年均增速達到20.82%。
近年來,安徽堅持人才引領驅動,大力實施人才興皖工程,制定出臺安徽人才政策4.0版;深化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體系建設,聯手滬蘇浙;一體化開展大攻關、共建大平臺、共享大設施,不斷深化多層次、多領域、跨區域的產學研合作。2023年,安徽省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9651家,高新技術企業4227家;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2.75萬家,居中國第7位;高新技術企業總數1.95萬家,居中國第8位。
鹿嘉惠
“大黃山”民宿等你來!
“大黃山”不單指一座山,而是安徽打造的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是一個聯動了黃山、宣城、池州、安慶4市28縣的跨區域整體聯動發展的“超級IP”。大黃山周邊500公里內,覆蓋中國30%的人口、35%的生產總值和40%的消費市場。特別是長三角地區人口基礎大,增長勢頭旺,消費能級強,出游頻次多,品質要求高,市場潛力巨大。
在旅游需求旺盛的當下,滿足日趨個性化、特色化、多樣化的游客需求,是旅游持續紅火的關鍵?!按簏S山”文旅產品豐富,擁有精品民宿、親水運動、賞花飲茶、文化研學、星空露營、摩托自駕、和美村游和康養旅游等一系列內容。宣城月亮灣、安慶岳西縣、池州石臺縣等地,把生態文明建設與旅游業態發展相結合,不斷完善民宿、農家樂等鄉村旅游服務設施建設。黃山市打造“高端酒店+度假酒店+精品民宿”的多元住宿產品體系,譚家橋不度光、東門美居,太平湖漫心府、雙墨閣等一批高端度假酒店臨山依水而建,三口鎮燕窩里民宿、湯口隱秘之境、鹿鳴谷,焦村從筑西舍等一批精品民宿隱匿于鄉野田園之間,開門可見山、推窗可觀湖。
綜合
安徽造國旗隨“嫦娥”登月
6月3日,隨著嫦娥六號順利完成在月球背面的智能快速采樣,首面“石頭版”月面國旗成功在月球上獨立展示。這面閃耀月球的國旗是安徽華茂集團和武漢紡織大學等單位科研人員經歷4年攻堅克難,攻克了紡紗、織造、染色等多重工藝技術難關,制造出的一面高科技國旗。
這面國旗以存在于地球和月球的玄武巖為材質的無機纖維織成,真正實現了萬物皆可制成纖維,皆可紡織?!拔覀兘Y合月球背面土壤成分和嫦娥六號運行高低溫反復交替的環境對國旗的特殊要求,研制成功嫦娥六號‘石頭版’月面國旗?!毕嚓P負責人介紹,在研制過程中,科研人員選擇采用與月壤成分相同的玄武巖物質作為月面國旗的主要材料。玄武巖經加工后的纖維,具有良好的強度、耐熱性、耐腐蝕性和抗輻射性能,能夠適應月球表面惡劣環境。但玄武巖纖維屬于無機纖維,表面光滑、質脆易碎,難以紡織成所需的織物材料,針對這些難題,華茂紡織研究院設計開發出了專門生產裝備,經反復試驗摸索,總結出一套紡紗、織造工藝路線,實現了玄武巖纖維的無損紡紗與織造,較好地解決了玄武巖纖維紡紗、織造等技術難題?!翱梢哉f這是一面技術含量很高的‘石頭版’織物國旗,彰顯了華茂在紡紗、織造領域的領先技術水平?!?/p>
多年來,安徽華茂持續承擔多項國家科研攻關課題,不斷開展新技術、新纖維、新工藝、新材料的創新和開發,并取得顯著成效。早在2012年,該企業就與武漢紡織大學合作,研發并制造了嫦娥五號登月展示的第一面“織物版”國旗,在200攝氏度的高溫下不變色、不串色,在零下150攝氏度的極低溫下不會變脆,經受住了月面惡劣環境的考驗。
汪永安
以鐵為墨鍛丹青
一段鐵絲,在碰焊機上遇電之后,向四面八方迸濺出火花,鐵絲發紅發燙的同時,也變得柔軟,在這極短的幾秒時間內,儲鐵藝用鐵錘反復鍛打,將鐵絲塑形成一根松針……近日,在安徽省工藝美術大師、蕪湖鐵畫鍛制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儲鐵藝的工作室,記者見證了一簇鐵松針“生長”的過程。
這是一幅正在制作的小型鐵畫《迎客松》?!笆忻嫔嫌退深}材的鐵畫很多,但是客戶就喜歡人民大會堂的版本,指定要我做的復刻版?!睘榇?,儲鐵藝按照原稿的100∶1比例為客戶純手工定制,以每天6個小時的工作量算,預計將耗時七八天。
人民大會堂貴賓接待廳的巨幅鐵畫《迎客松》,出自儲鐵藝的外公——新中國鐵畫藝術事業奠基人儲炎慶之手。鐵畫藝術凝結著儲炎慶的畢生心血,所以外孫出生時,為他取名“鐵藝”,期望鐵畫藝術能發揚光大。
儲鐵藝年幼時就對繪畫表現出興趣和天賦,16歲時正式學習鐵畫,師承姨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儲金霞,成為蕪湖儲氏鐵畫第三代傳承人。
蕪湖鐵畫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吸取中國傳統國畫的構圖法,將民間剪紙、雕刻、鑲嵌等藝術的技法融為一體,以錘為筆,以鐵為墨,化砧為紙,鍛鐵成畫。在儲鐵藝看來,鐵畫的美主要在于鐵的金屬質感,渾厚粗獷,具有厚重感和力量美。好的鐵畫作品遠觀墨色寫意,有國畫的意境神韻,近看錘痕斑斑,有雕塑的立體美感,做大型壁畫有著特別的優勢。
除傳統的鍛、焊、鏨、揲等技法外,近年來,儲鐵藝不斷尋求鍛制技藝和表現手法的創新,探索鐵金屬表現形式的更多可能性,比如他與團隊發明的酸洗技法?!拌F在著色以后,我們對其表面進行酸洗處理。薄鐵,經過酸洗以后會發灰,而厚鐵的顏色則會自然變黑。根據畫的情況,選擇不同厚度的鐵,進行處理。兩相結合以后,畫面的層次格外分明,鐵畫就能表現出墨韻分色,呈現出無墨勝有墨的狀態?!眱﹁F藝解釋。
從事鐵畫工作多年,儲鐵藝的創作也會遇到瓶頸。每當這時候,他就去大自然中尋找靈感?!拌F畫的題材主要是自然山水、花鳥人物,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眱﹁F藝告訴記者,他還常去博物館,汲取其他藝術作品的精華,嘗試做一些結合和創新。
儲鐵藝還嘗試著將鐵畫與生活用品相結合,將鐵畫元素嵌入到生活用品的設計中?!白詈玫膫鞒?,就是老百姓使用它,這是真正的活態傳承?!眱﹁F藝說。
除傳統的師帶徒外,儲鐵藝在安徽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成立大師工作室,開設選修課,每學期為感興趣的學生教授鍛制技法,培養弟子,傳承鐵畫藝術?!霸趯W生心中種下了鐵畫的種子,說不定將來的某一天,就會悄悄生根發芽?!眱﹁F藝對此滿懷期待。
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