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安徽新聞網 > 旅游
這段夯土堆是“合肥古城墻遺址”?記者現場探訪
來源: 大皖新聞 2024-06-11 08:58:31 責編: 武靜

大皖新聞訊 在合肥龔灣路與環城西路交叉口沿著環城西路的一側,有一段長約500米,最高處近十余米的夯土堆,對面是雨花塘和西山景區。日前,在網上關于這段夯土堆是"合肥古城墻最后一段殘留"的說法,引發關注。6月10日端午節這天,大皖新聞記者也來到這里探訪,尋找歷史的蹤跡。

網民關于"合肥古城墻"的發文

6月10日上午9點半,穿過長江中路與環城西路交口,沿著環城西路往南走約百米,可以看到一條通向這處夯土堆的小路,站在環城西路上,能明顯感覺到這處夯土堆比一旁的環城西路高出很多,夯土堆也很厚。從這處夯土堆的龔灣路一側,大皖新聞記者沿著小路走上夯土堆,夯土堆被綠化植被覆蓋,郁郁蔥蔥,特別有意境,夯土堆頂部是水泥石塊砌成的小路,路邊設置有休息椅。沿途有好幾處通向夯土堆頂部的小路,設置有長頸鹿、熊、恐龍等動物雕像,沿著坡頂行走,能明顯的看到坡頂比兩邊的地面高出幾米到十余米不等。

通向夯土堆的路

夯土堆上的路

正值上午9、10點鐘,夯土堆上樹林里人不多,這里空氣新鮮,仿佛置身于天然氧吧中。羅大媽今年79歲,1983年來到附近居住,她平時喜歡到這里散步。"很多人都問我這里是不是古城墻(遺址),我說我搞不清,也不能瞎講,你要問,最起碼要問90歲以上的人。"羅大媽說。

夯土堆上郁郁蔥蔥,有小路、休息椅。

夯土堆一側環城西路邊景象。

家住合肥三孝口的余大叔今年80多歲了,在合肥住了幾十年,他平時喜歡到幽靜的地方走走,常在樹林里散步。余大叔告訴大皖新聞記者,當年合肥古城墻就在這一片,這處夯土堆的土是合肥古城墻的土。上世紀50年代他來合肥時,就經常從這里走,當時這里已經是土堆子了,草、樹、綠化都是沒有的,高有現在這么高。"那時我經常從這里走,(城墻)已經基本上都推平了,六十多年前這里就是土堆、泥巴,那時還沒有整理過,還保持著有點古味?,F在這里是已經整理過的,栽種樹木鋪的路。"余大叔說。

夯土堆一側的居民區。

此處是不是"合肥古城墻最后一段殘留"?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博士、江淮文化遺產和歷史地理學者、安徽建筑大學老師張靖華主要從事徽州文化、歷史街區更新與保護、鄉土建筑等課程的教學。6月10日上午,張靖華告訴大皖新聞記者,合肥龔灣路與環城西路交叉口這段約500米長的夯土堆,能確定是合肥古城墻遺址。合肥古城墻上世紀五十年代被拆除的主要是外部包裹的明清城磚,里面的夯土一直都保留著。"整個合肥環城馬路基本上就是在城墻頂端上建設成的,所以環城馬路普遍高于兩側的護城河和南淝河,不僅僅是龔灣路和環城西路交叉口的這一段,應該說,合肥古城墻大部分區段的形態都保留著在。"張靖華說。

大皖新聞記者 許佳 攝影報道

    相關新聞
高鐵在滬蘇浙皖“畫了一個圈”

欧美日韩一区不卡,欧美日韩亚洲另类,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