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安徽新聞網 > 徽評
【地評線】徽評:讓更多農民端起“技能碗”吃上“手藝飯”
來源: 安徽新聞網 2024-07-19 14:59:13 責編: 武靜

近日,全國第一個專門針對鄉村技能人才的評價指導性文件——《安徽省鄉村技能人才評價工作指引(試行)》(以下簡稱《工作指引》)新鮮出爐。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強化農業科技人才和農村高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近年來,安徽先后印發《關于推進鄉村工匠培育工作的實施意見》《安徽省鄉村工匠“千師萬匠”培育工程實施方案》,不斷加大對農民的技能培訓力度,建設起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

比如,大家熟知的種糧大戶徐淙祥去年已通過了農藝專業安徽省鄉村振興人才高級職稱的評審。在第二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上,22名安徽選手共斬獲1枚銀牌、2枚銅牌和6個優勝獎。在今年6月啟動的全省首屆職業農民職稱評審中,又有1000名農民各顯神通、脫穎而出。目前,全省共有9人獲認定為全國第一批鄉村工匠名師,涉及刺繡印染、雕刻彩繪、文房制作、陶瓷燒造、剪紙刻繪、紡織服飾、食品制作等。他們通過自己的雙手和智慧,為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注入新動能。

人才在鄉村的發展,得有空間、有盼頭。通過政策引領,助力鄉村勞動者走技能成才之路,促進人才評價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帶動更多人關注技能、學習技能、提升技能,讓他們在農村廣闊天地大展才華,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為,也是鄉村全面振興的應有之義。安徽此次出臺的評價政策,圍繞鄉親們關心關注的實際問題,提出許多針對性的措施。

比如,針對“在哪評”問題,指出評價機構將依托當地農業合作社、家庭農場、鄉村振興企業、產業項目基地,就地建立分支評價點、完善考評場所,幫助鄉村勞動者就近參評。針對“如何評”問題,明確靈活采取考核評價、以項目代評、直接比照認定等方式;針對“評什么”問題,強調聚焦“能干”“會做”“實用”,突出對職業道德、安全生產和核心素養的考核。針對“誰來評”問題,表態支持農業農村、鄉村振興龍頭企業大力開展技能人才自主評價等。

在鄉村,有許多公認的“土專家”“田秀才”“鄉創客”,但有的讀書少,有的文憑低,更沒有發表過什么論文。他們如何參加技能人才的評價?在這份《工作指引》中寫得清清楚楚。比如,對鄉村振興急需的技能項目,支持開發專項能力考核規范,開展專項能力考核認證。分農產品生產加工、農業農村建設、農業經營服務和農業技術服務四類鄉村技能人才特點探索實施差別化評價。文件還特別提出支持“特才特評”。就是對在鄉村振興中作出突出貢獻的鄉村工匠、高素質農民、鄉村實用人才、鄉村能人和具有示范帶動作用、業績貢獻突出的技術骨干,可突破從業年限、學歷等限制破格晉升職業技能等級。

這份鄉村技能人才評價政策,打破了常規和標簽,不以學歷、專業、論文或科研成果等為限制,接地氣、得人心,將會激勵更多農民端起“技能碗”、吃上“手藝飯”,也讓有志于投身鄉村振興事業的各界人士吃下了“定心丸”。當更多技能人才向鄉村匯聚聚攏,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美好愿景必能早日照進現實生活。(作者 尹貴龍)

    相關新聞

欧美日韩一区不卡,欧美日韩亚洲另类,欧美日韩亚洲一区二区精品,欧美日韩国产三级